浅论书法中的意气神
书法是我国古老的产同艺术,它的发展凝聚着广大群众的聪明与智慧.
从甲骨文到现在、文字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字也随之从繁到简产生了重大变革,它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子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为大篆和小篆,今文子阶段为今篆、真书和简化后的汉字,而古隶是过度时期的文字.
从艺术特征来说,大篆写实有力、粗犷豪放;小篆均圆、柔婉、结构严谨;隶书端庄古雅;直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欢畅,气脉相通;草书风驰电激,结构紧凑.同时各个时代的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使象行的图画、线条和符号的文字产生变化,行成了一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中国特有的艺术而源源流长.
书法在笔法、墨法、结构的章法上各有特点和运用之法.如;
笔法上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提按、起伏、轻重、迟速、逆顺、往复、纵放、连断、凝重、浮滑、轻灵、沉健等.
墨法上有:浓淡、苍润、燥湿等.
结构上有: 疏密、松紧、避就、向背、欹正、增减、平正、险绝等.
章法上有:纵排、横列、连贯、错落、均匀、偏重、虚实等.
这些特点和 技法构成了书法基本原则,显示了书法艺术的精深.它们是相互对立的,存在于矛盾之中的,显现于外部的可直观的东西.只要勤学苦练,定能熟练掌握并运用.
但是,要使作品有一定的艺术效果或更高境界,就不是那么简单和一朝一夕之功了,需要书者从书外下功夫,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心去感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在创作中有所悟性有所提高.下面就浅析一下书法中的意、气、神,因为它们是书法艺术中之灵魂和用心去书的最高境界.
意
意,是书家对生活和自然界某些现象的观察和体会,并通过某些具体的点画和字形表录于笔端体现出来,贯串于整幅作品的一种思想境界.它属于精神范畴.
在创作时,讲究“意在笔先”.它是王羲之在《书论》中提出的,他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它不但说意,还讲了静,先静而后生意,而他的“意在笔前”的论点更使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但这意在笔先,并非是件容易之事.应先静心凝气,意生心中,然后,再用笔墨把心中之意表露出来.它是建立在书法各种技法运用纯熟基础之上,并在思想上对书法有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对前人发帖中的用意有独到的见解,不断的多读书,多学习,增加自身修养.净心,静心,养心,在心中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才能表露出来的思想境界.否则,就达不到内外合一的境界.表露出来的东西和内心的意境差之千里.所以,清朝的朱和羹在《临他心解》中,解释了意在笔先之理.他说“意在笔先,实非易事.穷微侧奥,通乎神解,方到此高妙境地.夫逐字临摹,先定位置,次玩承接,循其伸缩攒捉,细心体认,笔不妄下,胸有成竹,所谓“意在笔先”也.
王羲之把作字又分为数种意.他说:“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里林之乔木,而曲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枝,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这段话讲述了书法中;“意”的妙用,对习书者在创作中有很大的帮助,不可不知.但是,这里所讲的“一字”,不能只理解为一个字,它只是一种概念上的东西.应从整体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去认识它,理解它,这样,才能使自己对“意”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所以说,意在书法中有着先导的作用.有意则有气,有气则神出.否则,写出的作品就回呆滞,气就不能畅通,气势上就显得散漫,作品更不会有神.
所以,意是书家对自然界和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细心观察和体会,并建立在一定的书法技法运用纯熟之上.是书家内心思想境界的综合体现.它是由心而生的,出于自然的“意”,而非刻意造做之“意”.它的最高境界是:“无心无意,出于自然”
气
在中国哲学中“气”是形成较早,阐发比较透彻,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概念.祖先认为“气”是作为万物生长形成的一种始基出现的,万物生长由此,消亡复归于此,它是超越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只有聚集和分散之分,没有生成和灭亡之分.宇宙间万物生长桁接,都可以说体现了“气”的存在.气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属于精神的范畴.
历代书家,通过自身实践认识到,作品能否完整,其中重要的就是看“气”是否能始终贯通.只有恰当的表现和把握住.“气”,才能使作品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前人曾讲:“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大小、长短、高下、欹正,随笔而止,自然贯注,成一片段.”沈宗骞在《笔法论》上讲,“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傅山《杂记》上也说:“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无机无气,死字、死画、死诗文也.”从前人这些讲气的理论中,使我们明白了 “气”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而“气”受“意”的指挥,意气相通,用笔才能沉着,久练后才能有所感悟,并熟练掌握和运用.但在运用时,不能只想“气”怎样运行,应以意引气,否则,气就不能畅通,而且,会造成气势散漫的病象.使意气两者俱蒙其害.即所谓的:“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的道理.
气,是有心而发的浩气、正气、士气,不是腐气、丧气和心中之火气.在创作中,应去其心中之浊气和火气.心平气和,敛入规矩,上下贯通,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有气势、有气韵、有精神,才能字有出处,笔有笔法,才能显示自己的风度和独特的风格.
神
前边讲了“意”和“气”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气受意指挥,有意则有气,意和气运用熟练时,神自然而省.所以,意、气、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
王安石说:”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这里的“不必勉强”是自然的、天然的意思,反对牵强附会或装腔作势..他认为只有字写的得体,不娇柔创作,才能写出字的精神来.蔡襄也讲“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摸象华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从这里我们看出“神”是书家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它是无形的,是书家精神上和自身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书家对生活和自然界的一种感受和感悟.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不同,对神的见解也不同,在书法所表现出的神韵和神采也就不同.同样的老师,但教出的学生却各有特点,相互不同,就是此理.也即前人所讲的“规矩可以言传,神妙必有悟入,”“法可以人人而传,神妙必其胸中之所得”.的道理.
清朝后期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把神分为了“他神”和“我神”两个层次.他说:“书贯有神,而神6有“他神”的“我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这就是说“他神”是经过学习而得前人之神,这是学习的阶梯;而“我神”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书家个性的自然流露.所以,只有完成了从“他神”向“我神”的飞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总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看出,意气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不能随意分离的整体,是书家对生活和自然界某些现象细心的观察和体现,并用笔墨表露内心思想境界,由心而发的情感和精神的综合体现.它们在书法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存在是书法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精神上给人激励,在心灵上给人以震撼和心与心得沟通.如果作品中缺少了意气神的存在,就程不上是件完美的艺术品,而它们完美的表面在于用“心”.万事有心而起,心中生意,以意引气,用心去感受和领悟,动静缓急,运转随心,自然会把意气神的韵味完美的表露出来.
既然意气神的表现在于用心,就需要在生活中做到“净心、静心、养心”.因为,心为一身之主,肾为生命之源,必清心寡欲,培其根本之地,无使损伤,根本固而后枝叶茂,万事可做.所以,在生活中应净心,驱除心中之杂念和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静坐长思,平心静气,净心之中生其意,多领悟古人法帖中的精髓所在,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以增加自己的修养,给心以营养,是其充实,时间久了,心中的情感意趣和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就会提高和升华.创作时,去其轻浮慌张之气,平心静气,意在心中,笔笔循规蹈矩,自然会表露出意气神的韵味,就不会出现前段时间在“杏花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中,有的选手把“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说成是描写“泰山”景物的笑谈.所以,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运化全在一心中,妙机本是从心发.
前人在书法理论中也对用心进行了阐述.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杨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话也”他的这一理论,揭示了书法于创作文体内心世界的关系,在书法理论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书法家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这句话是对书法本质的一种认识,强调了“心”与:“笔”之间的关系.明末清初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学书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运.”请代的周星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心正则气定,气定则腕活,腕活则笔端,笔端则墨注,墨注则象滋,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从前人的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出,书法艺术是内心思想境界的具体表露,“心”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书法是用心表露的神妙艺术,只有内心充实了,才能达到“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的最高境界.前人所讲的“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就给我们讲了很深的哲理,习书者应有所悟.
现代社会,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其艺术形象距实际生活的物象愈来愈远,而与人的心灵愈接近.它不但是以线条来抒发和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还以它特有的点线律动所创造得意境.与人类审美心理相映照,并与欣赏者沟通心曲,进行心与心的交融.它所表现和传达的是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结构与外在宇宙和社会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调节、相协奏的有生命得艺术.所以,我们在创作时,就不能过分的去表达和追求意气神的存在,因为它们只是构成书法艺术的一个方面,也不能去过分的追求“心”与书法之间的某种联系,那样的话就会束缚我们内心思想情感,就会使我们陷入主观和简单化的思想方法之中,不但不能表达出书法艺术的意趣和美感,还会使书法艺术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而走向弯路.所以,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去领悟书法艺术的内涵,并灵活的去创作、去表达顺应时代的艺术作品.
中国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古老艺术.是以手写心,用心抒情,以笔墨显示书者精神、个性的神妙艺术.是书家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生活环境不同,对生活的领悟也不同,书法上表露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所以用几句话和几篇文章是表述不出它深奥内涵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前人根据自己的感悟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思想境界,现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和人生观也发生着变化,对书法这门艺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所以,我们还应相互不断的对书法艺术进行探讨,使书法这门艺术增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源源流长.
最后,把咏太极拳的一首诗运用到书法上,和书友共赏。“一片灵机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阿。”
综上所述,只是作者自己的粗浅认识和体会,还需各位书友批评指正,共同来探讨书法之深奥。
124686124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