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72|回复: 0

收藏者的高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30 19: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一段,北京一家刚刚创刊的报纸登载了一篇题为《收藏者的怪癖》(简称“怪癖”)的文章,作者说收藏者“如同一个变态男人喜欢收集女人内衣”,“只是满足了自己的占有欲”。认为收藏者“人生实践”“就是为了聚敛,为了财富和物品的增值”,是一类“贪婪和无趣之人”。口无遮拦地对收藏者发了一通牢骚后,又说收藏者比“他们的收藏品还短暂”。但愿“怪癖”作者能用长久的生命,多多学习,当一名对人类历史有贡献的人。
  其实,收藏之心人人皆有,当然包括“怪癖”的作者。譬如:自己留恋或崇敬之人的遗留物或赠与之物;亲近者或亲爱者及终生难忘的情景“旧照片”、反映某一时段历史的各类票证、钱币、像章、纪念章、带有文革色彩的各种用品、日本侵华时的遗留物等,把这些有纪念意义、研究意义的东西聚而敛之,收藏起来,传之后人,真是善莫大焉。
  非常奇怪的是,“怪癖”作者把收藏者和收藏家对立了起来,他认为收藏者“就是某种东西的爱好者”,“内心之中并不热爱他们收藏的东西”,“他们只对他收藏东西的价值和数量增加感兴趣”,“充其量只给他一个人带来了私人的乐趣”。但“怪癖”作者很是崇拜收藏家,他认为收藏家是个“文化概念”,他们“收藏的东西也许价值连城”,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生前常到琉璃厂古玩市场上收集一些如古钱币等,我看这些古钱币没有一枚“价值连城”的,请“怪癖”作者给鲁迅定个名称,这位老人家在收藏领域应定为“家”呢,还是定为“者”?收藏家在没有成“家”之前,在收藏某种东西时,算不算“聚敛者”?“他在收藏过程中”,应定位于收藏家呢,还是收藏者。
  中国历史上大批的收藏家,多数都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他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购藏了无数的无价之宝,为填补历史遗物的空白,保护我国的重要文物,补充文博馆藏,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民间收藏者也如同小家碧玉,他们收藏的东西,往往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空缺的东西,往往文博部门还向收藏者征集藏品。不少私人博物馆对外开放,丰富我国的文博事业,值得世人尊敬。
  收藏热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步,百姓家庭生活的变迁。收藏,对于收藏者来说,可以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让人有个好心情;收藏让人增长知识,当然也不必避讳藏品的升值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就像涨工资、中大奖一样,该你得的你就得。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老收藏家或他们的后代,拿出珍藏多年的藏品拍卖、转让,把密藏变为公示,让广大人民欣赏岂不是好事。
  由此,我猜想“怪癖”作者可能在收藏者“小军队”中,遭受过打击,导致想起“收藏”二字就思想混乱,语言恍惚。
  作者:收藏杂志社 来自:中国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2-20 06:00 , Processed in 0.2887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