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纪念王国维先生诞生140周年纪念展”
来源:刘正成微信
王国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办了一个“纪念王国维先生诞生140周年纪念展”,我从刘石教授的微信上看到了王国维致伯希和的一封信,于是有所感慨。
吴芳思
我已经呼吁好几年了,应该给予像吴芳思博士授予一个奖,以表彰这样一生工作在大英图书馆守护、整理、研究、传播敦煌文献的学者,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很多领导都认为是好,特别是甘肃方面的有关领导认为这是宣传“一带一路”的积极措施。但是,不久前我间接听到一个我国敦煌学方面的学者说:“英国人抢走了中国人的东西,难道我们还要给英国人颁奖?”且不说吴芳思博士是二次大战以后出身的人,1976年才来北京大学学中文,与她的前辈斯担因至少隔了两辈人,并没有来中国敦煌“抢”过东西,而是守护敦煌文物。
伯希和
而王国维是直接与“抢”东西的伯希和是同时代人,他在信中真心称赞伯希和关于敦煌文献的研究成果,还虚心向伯希和请教一些问题,求助伯希伯为他从欧洲捜集一些急需的文献资料,难道王国维先生犯了“通敌”罪,有失国格与强盗为伍?是否有罪应该历史的看问题,如果斯坦因、伯希和当下从敦煌无论是买还是抢,都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但当年大清帝国没有这种文物保护法存在呀!前几天,我与原甘肃省委书记陆浩讨论到敦煌学研究问题时,他感叹地说:敦煌写经总数是5万多件,英国有1万多件,法国有5千多件,加上日本、俄国、美国等是3万余件,留在中国的应该有2万多件,在国外的3万多件都在各个博物保存着,国内现存在国家图书馆只有1万6千件左右,至少还有一万多件不知去向!对于敦煌文献的问题,到底是王国维这种立足学术看问题对呢,还是敦煌学某公从政治上看问题对呢?当下中国学术界的时尚也许还是“政治”,正如前不久我的一个四川老乡评论家在网络上穿着马甲与我讨论一个错别字时,最后还是忍不住用“文革”的方法从道德品质给我上纲上线批判我,弄得我辩也不是不辩也不是!
侯勇帮我做了此信释,贴出来供诸君一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