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现场直播}〖怀素《自叙帖》论争〗5月11日在松竹书院激情开讲!(添加部分现场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件,如果今后像陈先生讲,要取近代的墨出来,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你取印泥也好,取墨水也好,还要通过人工来断定年代,然后再确定。所以,人工和科技要相结合。我对科技检测充满信心,由于科技检测怀素自叙的第一张纸和后面的十四张纸,纸质的不同,我们肉眼是没有办法看出来的,通过科学检测看出来了,第一张纸属于疏松,后面的纸都是芦苇纸,其实这是一个雄辩的证据,证明了第一张纸就是苏舜钦的。
    限于时间,我很多地方没办法讲。另外,我没发表的学术成果,我还不便讲,时间不会长,我会抓紧时间把它公布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今天的“怀素自叙论争”专题讲座就到这里了,最后还有一点时间,还有谁想提点什么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向群:我再讲两句,第一个,我想陈述一个东西,许方达先生讲过,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在他讲绍兴状问题的时候,没有讲非得把所有的古印全部踢出去,他只是讲在绍兴难度回来以后,绍兴状在重状的时候,把所有的宣和古印裁剪掉。这是我听到的,也是许先生在自己的书上这么讲的。这个东西在哪呢?在我们1983年还是哪一年的一本论文集里面,许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讲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穆棣:你是听见他讲的,我是从书上的证据得来的。
    嘉宾:刚才我听的,一个是这个上头还有太平公主的印,那么这个问题许先生没有讲过,说要把这些印去掉。你在陈述你问题的时候,是你以这个来做证据的。
    穆棣:我是举一个例子,我说承接,什么叫承接?前人承接,就是绍兴印的基础上这叫承接,包括印章,还有题跋,还有题名。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出师颂不是很清楚,如果很清楚的话,后面要有大概5公分多的余纸,如果从九画帖、神仙取居法等等绍兴状来看,这5公分全部要切掉。为什么不切?中间不是像许先生讲的一刀切,这个非常复杂,跟历史原因有关、跟当时的社会因素有关,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并不是能够以周密的话来概括一切,你如果概括一切的话,当年人家问你的时候你就没话讲了。绍兴状有一个年份的,牵涉到宋高宗了。
    嘉宾:我刚才讲的问题是针对太平公主的印在这个其中,来举这个例子,如果说你举其他的例子,我不会提这个问题。你要以太平公主印来举例说明的话,那么我就把我的观点说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针对你这句话讲的,我没有针对你其他的话讲。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穆棣:为什么不把太平公主印去掉?中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去除承接的,一种是需要去除承接的。根据古人讲的话,更要对也实证。如果根据绍兴状的话,他绝对要切到最后一行文字,因为这个地方都是空余的,他只是保留,其他的承接全部去掉了,那只是早年,后来不是这样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还要经过慢慢的论证。如果说按照早年的,这都是承接,都要去掉。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的是绍兴状,并没有讲宣和状,那是张先生的成果。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君实:我谈一下怀素四十二章经,这个东西实际上很多人不太清楚,后来冒出一点东西来,这个东西以前题跋就到副笔,以后就没有消息了,现在这个原因搞不清楚了。因为是一个叫大觉的和尚,他就提出来把这个带回宁波,因为宁波是宋仁宗、宋真宗时间很有名的和尚,封他当大觉和尚,他和苏东坡的父亲很熟,他后来还叫苏东坡写了一个碑立在那。这个东西最早是无锡人发现的,后来刻了一个碑放在无锡公园。这个东西实际上是近年才发现,最早的印刷就是中华书局1923年印过的,印了以后不久,就给日本领馆藤井那边买走了,这个在日本都很难找到,前几年才拿到香港去拍卖,是这样的一件东西。现在日本翻译的,就是天津美术出版社一个人翻译的,这个东西他就没有表达清楚,他说他老师给他一本书,现在已经烂如泥了,他很喜欢所以就重印了,所以现在出版了很多,上海出版社也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这个东西就需要大家来研究,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日本有领馆当时就拖王一亭收中国的书画,所以他有黄山图有两卷等等,那个时间刚好他们一年捐多少钱给国家就可以。当时山本在中国收了很多东西,所以阿布有些东西是在大阪美术馆的东西,公认的好东西,所以这件东西我后来收了,复印了一本给了刘先生,因为这件东西原本跟现在翻译的完全不同,原来是篆本,现在印起来了以后就看不出来,但是后面的题跋已到副笔,到民国发现以后,有这些印,就拿出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2 06:20 , Processed in 0.15233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