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全记录】“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8月16日在兰州开幕,张铁林主持开幕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09: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在宥并跋行书卷
纸本
1000cm×19cm
_61P539500.jpg
_61P5395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09: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在宥并跋行书卷
纸本
1000cm×19cm
_61P539511.jpg
_61P5395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在宥并跋行书卷
纸本
1000cm×19cm
_61P644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在宥并跋行书卷
纸本
1000cm×19cm
_61P6444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在宥并跋行书卷
纸本
1000cm×19cm
_61P6445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
高清作品

_61P5232.jpg

玄鹤榜书行草屏
纸本
85cm×171cm
释文:玄鹤。崆峒山寻玄鹤有感。正成

创作手记:此作与《关河梦断》同轴,堪称有设计的行为艺术!不过,挥毫以前,略有影像掠过心中;挥毫之后,腕底『玄鹤』又非心中『玄鹤』矣!此作尤感动于玄鹤的故事,此书则在于提醒今世『理性与情感』才是永恒的主题。杨帆怕我写坏故备有两纸,秦川导演让我再写是为了摄像选影,前后两纸各有所长,前纸赠与崆峒山勤石,可谓得其所哉!

xh.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

高清作品

_61P5353.jpg

崆洞山寻玄鹤草书轴
纸本
181cm×48.5cm
释文:玄鹤俪影逝碧天,遗声清韵留人间。千古俗情与仙隔?人神忐忑道法传!崆峒山寻玄鹤步韵李瑛诗。癸巳春暮,正成。


创作手记:当天下午在柳湖书院讲学,讲学后为之作榜书,晚餐又有应酬,然后去杨帆工作室写字,已经写到没有思想只有疲累时,忽得此轴,称为合作。此正所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

高清作品
_崆峒山道符行书七言联.jpg _崆峒山道符行书七言联 (1).jpg

崆峒山道符行书七言联
纸本
180cm×32cm×2
释文: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修行益寿丹。癸巳,为崆峒山书此联。正成。


创作手记:十四个并不认识的字,完全陌生的结构,但正缘于汉字的建筑性美,它可以叠加、组合。我一次书写成功,它让我想起徐冰的《天书》制造的成功,在汉字的方块型结构框架内,连英文都可以写来像汉字!第一幅是为崆峒山道观刻制楹联写的,我觉得这种道符文字很有意思,文字内容也是道教精义,我又克隆了两件,一件送交中国美术馆的『翰墨传承-当代书法邀请展』,这是尺幅较小的一件,但似觉此幅结构更为浑融,点画则多行书意态。

DSC_909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
高清作品
_61P5356.jpg _61P5355.jpg

为大云寺撰书祥临瑞绕行楷联
纸本
248cm×40cm×2
释文:祥临舍利塔顶日,瑞绕王母宫边云。癸巳于大云寺,刘正成。


创作手记:大云寺是一座唐代名寺,在它的遗址上出土了武则天敕封的佛骨舍利,因之以博物馆立项重建。主建筑是一个仿唐七层高塔,蔚为壮观。有电梯直达顶层凭眺,平凉文化馆长陪同,为我指点南面的回山王母宫和北面的安定古城遗址及丝路走向,还为我讲解李商隐当年所描写安定旧景,让我对这座丝调之路上的重镇形势一目了然,并有了一种时空穿越的影像。这一群庞大巍峨的仿古建筑还没有一件匾对装饰,泾川市委宣传部王部长命我写一幅对联,还拿出前两年搞全国楹联大奖赛征集的获奖楹联让我挑选。我浏览了一下这些楹联,均对仗工整,洋洋洒洒,但一眼能看出这是『纸上得来』,缺乏身临其境的真情实感。我摸拟曹植一般走了七步,凑出此联,乘兴而书,众人皆捧场喝采。我亦觉此联平实大方,合景合情,故借之展出。


陇上鸿泥—刘正成陇东采风1 1111111111(8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
高清作品
_61P5358.jpg
平凉六记一·香山挥毫记行书斗方
纸本
70cm×69cm
释文:出兰州东行过六盘山,便见黄色陇上一苍翠奇峰兀立,此崆峒山也。庄子《在宥》篇,有黄帝问道广成子故事,即此也。广成子有一对童男女侍候修行,称为玄鹤。童子发生爱情,广成子成道升天之子际,终不忍携之天庭冷宫,让二人守山,故有玄鹤洞传。今洞在东台之悬崖上,不能登而揽之,今鹤已去,遥望而已。清人李瑛诗云:『玄鹤高飞唳碧天,一声清沏到人间。千古遗有仙禽在,何事而今道不传。』某步其韵诗云:『玄鹤俪影逝碧天,遗声清韵留人间。千古俗情与仙隔?人神忐忑道法传!』于是驱车登香山混元顶,置五尺大纸于崖顶,用斗笔书『玄鹤』二大字以寄其意。毕,众皆称善,但见崆峒群鹤有影哉。香山挥毫记。癸巳春暮,正成。


创作手记:徐渭云:『李北海此帖,遇难布处,字字侵让,互用位置之法,独高于人。』此幅记事多故字数多,撰文忘书,略失『侵让』之法乎?

DSC_903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26 07:43 , Processed in 0.1617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