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现场直播}〖怀素《自叙帖》论争〗5月11日在松竹书院激情开讲!(添加部分现场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再看看第一张纸描摹的样子。用透射式的红外线摄影观察,略有古笔重描的痕迹。早上穆先生举了很多的例子,但是我们利用从底下打光,透射式的红外线,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它有一些描摹的痕迹。现场因为光线的关系,看得不清楚。但是,第二次以后的纸两荧光色都一致。这边摹写的痕迹就不一定看得出来。我们现在看看这几个字,16行的家者流,还有十七行的笔法水,以透射式红外线摄影观察,笔迹应是直接一笔完成,并无重摹痕迹,只有在两笔交叉处显现色调较暗的重叠笔迹。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个部位,下面的墨色都是比较枯淡的墨色,运笔速度比较快,用透射式的红外线摄影看,同样是一笔自然写成,笔划先后顺序,纵横交叠,清楚的显示出来,并无鉤摹摹写的情形。我们再看一看后面的苏耆和李建中的题跋,也可以看出来,不像鉤摹摹写的字迹,也是很自然的笔迹写出来的。
    什么样的是摹写的呢?我们看苏辙的题跋里面,这个地方都是苏辙的原迹,只有在弱此二字中间这个墨色比较浅,这个墨色比较重。所以,这个地方因为是破损的,所以后来补了这个纸的人,再补描了这个笔迹,这些都是后来的补写,这就不是原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当字这块也是一个破损的地方,补了一张纸,然后再去填补这个墨迹,而且有填笔描写的痕迹。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看看书籍残损修补的情况,对照水镜堂刻本圈画出来的原迹残损处,检验故宫此卷同样的位置,可以辨析本卷的残损修补是故意刮字。
    下面就是水镜堂刻本,水镜堂刻本的幼字,很清楚的在这个地方把它圈画出来。这个地方看起来,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真以为是这个摹写之后再故意把纸刮去,制造成一个破损的样子。透过荧光摄影,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其实是有一块补纸的,因为它是后来的纸,这个纸跟原来纸的纸质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就是这个错字,这个地方补得非常好,看不出来,但是通过荧光摄影,可以看到,这里确实有一块补了一个跟原来不一样的补纸。这个是原纸,原纸有很清楚的痕的连纹,补纸上是没有的。这个在原迹上都可以看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点字也是一样,在这个上面看不清楚,通过荧光摄影可以看出来,这都是补了一大块纸。
    司字也一样,这个地方是补的一块,这里也是补的一块。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里补了一张纸,补了一块,这边其实也补了纸,这个也是后来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勗字比较清楚,补了一大块纸。这个卷字也是,这边补了一大块纸,这边有一大块跟原纸不同。我刚才提到的若此两个字,在做水镜堂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没有补,所以他把它圈起来了。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有了补笔,通过荧光摄影可以看出来,这一块很清楚的补纸。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从以上与刻本对照,检测本卷字迹的残损状况,确实因原纸残破,损及字迹,裱工在修补纸时,十分谨慎。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十五张纸有十四个接缝,第一个缝没有,北宋苏氏五印。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5: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看看这些印章盖的时间是不是同时,从南唐到明代,不同的人用的印泥不同,案例将,呈现的印色必然不同,这是检验本卷是否由南唐流传到明代的基本条件。此次检验选取第二纸与第三纸间的骑缝印观察,由上至下分三段检测,分别拍摄高精细摄影、荧光摄影及透射式红外线摄影。可以看到,这三个都是苏家的印章,它们之间的印色的差别不大,色调也很相同,所以它们应该是同时盖的,用的是同一个印泥盖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15 20:02 , Processed in 0.17439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