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现场直播}〖怀素《自叙帖》论争〗5月11日在松竹书院激情开讲!(添加部分现场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把故宫本和流日本相同的印给整合,里头黑的就是流日本,红的就是苏家本,大家看看,这个是不是重合的?如果一样的话,绝对重合,如果不一样的话,必然不重合。
    嘉宾:我觉得是重合的,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技术,如果是临摹的话,不可能临摹到这个程度。
    穆棣:我说的不是临摹,这两个印不是一个印。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宾:我的看法,谈印记的时候,特别是古字画印记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把内府式藏印几正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  从上面看,这个画有微微的差别,这里头有什么原因呢?印泥的原因,用力还有质地。
    嘉宾:最主要的是材料的伸缩,这个差异是材料的伸缩引起的。
发表于 2012-5-11 12: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gif88::gif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宾:这里头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看你现在拿到的东西,不是从真迹上取下来的,在照相机版的过程中,它会有一点变形的,这种变形完全就可以带来这种效果。
    穆棣:两个都会变形吗?
    嘉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现在拿的流日本的东西,是放大出来的。
    穆棣:当然要放大。
    嘉宾:那么在设置尺寸上面,还不能够做到鉴定,只能是一种对比。
    穆棣:就是对比的。
    嘉宾:但是,这种对比出现微小的差异,在我们篆刻角度来讲,同样一放大,垫称的软硬度和盖的纸的光滑度也是不一样的,经常我们盖的同一个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这些差异,我觉得目前你所处在的这个差异还不足以推翻它是两个印。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穆棣:我也是经常盖图章的,我盖了几十年的图章,如果同一放印的话,不管怎么放,肯定是也重合的,用力不同、印泥不同、粗细也不同,但是绝对是重的,只有不同的才会不重合。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看看这个线条,这个黑的是流日本,这个红的是故宫本,你们看看这个线条一样不一样?如果你觉得一样的话,我就表示怀疑,虽然我不搞篆刻,但是我觉得线条不一样。
    嘉宾:我觉得有微妙的不同,但是,除了是照相质版能做得一模一样之外,如果是三五百年甚至一千年的东西能一样,几乎不可能。
    穆棣:你看看线条上有没有不同?
    嘉宾:所以说,如果让我来分析的话,我觉得是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宾:这个印泥有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
    穆棣:这个问题是这样子,故宫本的是苏舜钦本,后人的复制是四五十年以后的,所以它的印章的盖,虽然苏家印是一样的,但是顺序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子孙都不知道舜钦盖印章的意图,到我的手里,我发现了他的秘密。他们的子孙只知道苏舜钦是重摹的,所以盖这个印章也不是一个人盖的。另外,我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苏家印是一样的,所以它是苏家的副本,因为苏舜钦也三个孩子,大儿子拿了副本,底下两个儿子都是收藏家,怎么办?只能做副本,两个儿子也是苏家的后代,我当然也能用父亲的印章,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盖,这个图章的素质是差不多的,但是你要把它仿制成南唐留下来的印章也是可以的。虽然是仿刻,但是他不是做的,他是用的副本。包括后面,他的外公杜衍的题跋,我认为都是有的,这个是仿制,而不是伪造。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前六行里头的一个遂字,我们看两个主要的地方。第一个,这个地方,这本来是一个点,也可以作为一个撇,我们看它的出峰,两个方向,一个是这个方向,一个是这个方向,不是一个方向,首先我们要肯定,不是一个方向,是两个方向。第二个,我们看这个钩,两个方向。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不是一笔写出来的,是另外加上去的,这说明也是勾摹的,不是写出来的。另外,我们还要看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把它更加放大一点,显得非常生硬,这个尖角非常生硬。看底下的对比图,这就是基本上相类的写法,比如说这两个写法和这个想法是相类的想法。你看看它底下是什么样子,它是比较自然的,不是尖角像生铁一样铸成的,这是前六行很尖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底下这个,这个是在美国的一个勾摹本,我们现在就看它勾摹的痕迹,这个痕迹就跟我刚才讲的是一样的,这就是勾摹的特点。当然,我放得很大,它原来是这样的。你看这个勾摹的痕迹,它是一种毛笔。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看底下,这些都是很自然的,有的是点划之间的呼应,我们的遂字就没有。遂字上面一点没有呼应,如果写得很快的话,按照写本的话,虽然是点断,而是一连,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而且这个里头还多了很多赘末。也很不容易,他要把它做成非白,另外多次能够找到双勾的痕迹。底下还有很多比较好的图本,这个图本我就把它放到遂字里面,这一点就是双勾,两个方向,大家能不能看清楚,方向不一样,一个是往这里,一个是往这里。第二个,这个撇两个方向不一样,我两个箭头打在那,方向不一样就是两笔,就不是一笔写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24 02:35 , Processed in 0.1763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