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部司马 发表于 2003-11-16 09:40:15

倾情简牍 剑桥“惟一”--访简牍专家、剑桥大学教授鲁惟一

倾情简牍 剑桥“惟一”--访简牍专家、剑桥大学教授鲁惟一
--------------------------------------------------------------------------------


  新华网湖南频道电(记者张翼飞、明星)最早在会议手册上看到剑桥大学有位名为鲁惟一(MICHAEL LOEWE)的教授参加简牍百年纪念,许多人都以为肯定是位华人,当在16日的开幕仪式上看到真来了个“老外”,而且用挺标准的中文致词时,大家都惊讶了。
  但白发染鬓的鲁惟一只是同大家幽了一默,他只讲了几句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客套话”后,就开始叫一位学生上台帮他做翻译了。
  除作为西欧第一流的简牍研究专家知名外,对中国人而言,将鲁惟一描述为“《剑桥中国古代史》的主编之一”可能更可见其学术地位,这部煌煌巨著中的“秦汉卷”则更是他一手编撰的。
  今天,鲁惟一教授接受了本社记者的独家专访。
  他的姓是LOEWE,同他的中文名“鲁惟一”发音非常相近,谈到这个中文名的由来,鲁教授说这是解放前他第一次到中国来时,一位中国老师给他取的。
  当时取这个中文名的原因可能只是根据发音,到现在倒是有了新的含义,鲁惟一笑呵呵地说:“在剑桥从事简牍研究的我是惟一的一个。”
  鲁教授出生于1922年,1945年就开始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到20世纪60年代则从居延汉简着手开始研究简牍,1963年他从英国伦敦大学调到剑桥大学,随后出版博士论文《汉代行政记录》。
  鲁教授说,现在伦敦大学和剑桥有几十名中国史学者,但研究简牍的寥寥无几,剑桥就是他,他带的一个研究生,这次也到长沙来开会的罗惟前是伦敦大学的。
  简牍是中国古代使用墨笔书写的有文字的竹、木简牍的总称。在大规模使用纸张以前,简牍是中国最主要的书写载体。不少史学家将中国文明分为简牍时代、卷帙时代和印刷时代,作为中华文明奠基时期,简牍时代前后持续上千年。
  简牍文字以汉隶为主,但由于书写急促,大多呈篆、隶、草结合状态,这些字别说老外,许多中国人都看不懂,而且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简牍字迹胡,破损严重。
  鲁教授说,和其他学者一样,他也是对照古籍史书,一个字一个字来研究简牍,收集新史料,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他要学习中国文字与文化背景,付出的劳动却不知是东方学者的多少倍。
  鲁回忆道,他六十年代开始研究简牍的时候,简牍资料非常有限,当时从中国获得一手资料根本是不可能的,他除了走遍西欧各国的图书馆,只好借助日本学者开展研究。
  中国一位专家评价鲁惟一说,从古文书学的角度来研究居延汉简为日本的森鹿三首创,但在鲁惟一手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光大。鲁惟一是居延汉简研究中绕不开的人物。
  昨天下午,鲁惟一在岳麓书院登坛讲学,他谈的主题就是简牍时代中西文化的比较。今天记者问他,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怎样看待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鲁教授微微一笑,说:“我根本就不相信全球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深埋在民族心底的文化根源是不可能被磨灭的。”
  对在中华古国到处可见“麦当劳”、好莱坞电影等异域文化的标记,鲁教授说,“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遗憾,但我们也看到中国有这么多人在研究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我相信的是各种文化的互相交流和互相促进。”
  记者问:“促进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是不是你研究中国简牍的目的?”鲁教授答:“NO,我只是个对中国简牍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倾情简牍 剑桥“惟一”--访简牍专家、剑桥大学教授鲁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