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1:09:36

(连载)〖品读〗[刘正成新著]书法审美历程《书法艺术概论》下篇十章

〖品读〗

[刘正成新著]

书法审美历程

《书法艺术概论》下篇十章



侯勇按:[刘正成新著]书法审美历程(十章)《书法艺术概论》下篇十章,历时大半年,应该说还会更早,我最早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文本的时候,应该是去年国庆节在西安的时候,那一次,我们访碑林,谒仓颉,历时十余天,不曾想,短短半年时间,刘正成老师夜以继日,倾心于著作。时至今日,除了补写的上编第六章“创作与审美”二万字以外,又有十四万多字的下编书稿电子版竟呈现在眼前,记得那时说的是《书法艺术概论》修订版将增加两章,也不曾想,一下子就写了十章,竟成了中国书法审美史,作为《书法艺术概论》下篇,可想而知,《书法艺术概论》的学术价值又远远增加了许多。有幸作为此书的第一个读者,更有幸在刘正成这部宏篇巨制中畅游中国书法审美史,我想,那又将是何等的福分,不揣冒昧,在刘正成老师的指导下,用一段时间,对此书进行作一通读,并作下些许的笔记,希望各位方家指正,同时,也希望各位大家也参与进来,一起来〖品读〗[刘正成新著]“书法审美历程”即《书法艺术概论》下篇十章。我想,收获和惊喜,将会是对你最大的享受。

2012.5.4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1:27:24


——导读——
刘正成新著:
《书法艺术概论》下篇
书法审美历程(十章)


第一章 史前传说: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

第二章 商周从神到人的邅变:书法艺术的发展期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2&extra=page%3D1&page=2
第三章 秦汉隶变:方块汉字与书法艺术的繁荣期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2&extra=page%3D1&page=2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成熟期与书圣王羲之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2&extra=page%3D1&page=4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期与颜真卿

第六章 两宋时期:书法的文人化形成期与苏东坡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2&extra=page%3D1&page=7

第七章 元时期:书法复古时期与赵孟頫
http://www.zgsf.com.cn/viewthread.php?tid=40552&extra=&page=9

第八章 明与清初时期:书法的美术化倾向与王铎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2&extra=page%3D1&page=10

第九章清乾、嘉朝至民初时期:碑派书风与康有为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2&extra=page%3D1&page=13


第十章现代时期:书法的传承发展与于右任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2&extra=page%3D1&page=15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1:33:36

刘正成新著:
《书法艺术概论》下篇
书法审美历程(十章)


中国古来也有学术分类之法,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来又有“四部”:经、史、子、集。但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历史”,或“艺术史”,确实不能与中国古代学术分科语境之中的“史”划等号。这一点,其实早在傅斯年之《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和章学诚之《文史通义•原学中》中有详细阐述。而我在此处提到的关于书法的“史”的问题,我要提前声明,这是一个现代学术的理念,究竟能不能与我们传统的“史”完全对接,这需要存疑证伪才能确定的。 以历史王朝更叠为纲的“二十四史”观念,往往自觉和非自觉地暗示着中国史学学人的纵向思维定式。尽管艺术史发展并非与政治史完全同步,我也未能免俗大致粗略分为九个发展阶段,即史前,商周,秦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与清初,清乾、嘉至民国,从而略述我的发展观念。


〖侯勇品读〗

开篇指明中国艺术史与中国古代学术分科语境之中的“史”不能划等号,刘正成老师以他一直倡导的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为依据将中国书法审美历程划分的九个阶段:史前,商周,秦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与清初,清乾、嘉至民国,这样的划分方法,与我们一直以来以帝王更递的传统史学模式,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更进一步强调书法发展的延续性,关于史前划分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今天世界各地的史学界,更加注重文字的发现这一判断证据,我们说中国文字之始即中国书法之始,与史学界对于史前划分这个相类之处,即将文字以前的时代,统称为:史前时代,即文字以前的历史。虽然夏朝在众多的资料中显示确有,但是从文字发现来看,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夏朝有真正成熟的文字,因此,夏朝也被划分在史前时代。

注:二重证据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出,以“地下之材料以补纸上之材料,以证古书之实录”,以考古发现和文字记录相印证的方式,来证实古代历史文化,成为当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第一章 史前传说: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

我这里所说的“史前时期”,指旧石期晚期和整个新石期时期大约6000年左右时间,即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110O年之间。它稍晚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字与古埃及文字,这是中国汉文字从刻划符号到成熟文字的漫长过程。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中国这种始于象形的表意文字从它创造之初就孕育着审美意义,它包含着形、音、义与美的“同期声”创造,所以文字史也即是书法史。中国河南舞阳贾湖裴里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遗存的最早信物,它的时代是公元前5800年—7000年。这个时期,正是文字和书法的起源期,并流传着各种造字说。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1:36:23

刘正成新著:
《书法艺术概论》下篇
书法审美历程(十章)


第一章 史前传说: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

1、结绳记事说

《易经•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李鼎祚《周易法解》引《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来,亦足以相治也。” 这个“约誓”,大约就是合同,结绳便是合同文字条约了。当然还有刻木记事说,它和结绳记事一样,尚不具有文字形态,它只是文字产生的诱因。同时,它也并不包含审美意义在其中。

2、鸟迹八卦说

《易经•系辞下》又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以八卦,以通神明之德,比类万物之情。” 以鸟兽爪蹄在沙土上留下的痕迹,联想用一长一短的线条排列组合,以记事物之变,从而演化成用线条组合的文字,是符合逻辑的。考古学家张继中有专文研究八卦与文字的关系,他罗列甲骨文的记数符号,确实与八卦相似。《尚书•序》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所谓“女娲氏”、“伏羲氏”均是远古氏族系统的代称,以占卜等宗教仪式活动为特征的伏羲氏应该是人类走向理性的始祖,他们从卜卦走向文藉的历程便是走向理性的记录。这里所谓的“书契”,就是啮合在一起的竹片、木片或骨片,这就是原始意义上的“文籍”。从八卦的排列组合,就可以窥见对抽象符号的对称、平衡、变化的审美追求。石涛所谓“一画开天地”,你是中国文字与书写的开始,对这“一画”的形态要求,就已经包括中国书法与绘画的最本原的审美基因。

〖侯勇品读〗

引用传说点出书法审美史的开端:“一画开天地”审美基因造就书法审美基因,但还不是真正审美的起始,而是从这里奠定时中国书法与绘画审美的起源。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1:51:06

刘正成新著:
《书法艺术概论》下篇
书法审美历程(十章)


第一章 史前传说: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

3、书画同源说
《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现在北宋人编纂的《四书》中有此样本,这个按八卦形式由小圆圈和长短线所拼绘的“河图”、“洛书”,实际上是非图非书。中国先民最初的文献,就是介于这种图画与文字之间的东西,这大约也就是“书画同源”的出处吧。《史记•五帝本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中国的“三代”应是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时代,这个“三代”跨越了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年代,。“河洛”即黄河、洛水,即今时陕西、河南一带仰韶文化地区。河南舞阳贾湖甲骨文刻划符号即出土于这个地区。黄河下游山东济南出土大汶口陶文“炅山”就属于这种非图非书、亦图亦书的文字刻划符号。 唐代张彦远(815—907)《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殷契》古文,其体制间架,既是书法,又是图画,近人郑午昌说: “是可谓书画混合时代”。

4、仓颉造字说

《淮南子•本经训》云:“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说文•序》亦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琥跣之迹,知分明之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造字说,基本上是前述各种造字传说汇之于他的说法。李学勤《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一文说:“依文献记载推算,传说中黄帝时代在公元前二千五六百年,而大汶口文化晚期大致相当这个时期,所以仓颉作书的传说可能也反映了一定的真实。” 关于造字归于某个人的说法很多,例如还有史皇说、沮诵说等,但仓颉说最为有名。战国末年成书的《荀子-解蔽篇》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在这个以千年为纪的时代里,显然会有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仓颉”为文字的创造与完善做出了贡献。

〖侯勇品读〗

实际上书画同源与仓颉造字也是传说,只是因为河南舞阳贾湖甲骨文刻划符号的出士地与之相符,但实际上考古与传说而年代差距甚远。这个两个传说提出了造字及书法、绘画的产生,也为我们“书画同源”的说法找到了历史的依据,同时,为文字的创造和完善作了一个精妙的解读,为我们的书法审美史的开创,有了依据,文字发生,以及完善的这样一个过程,因为有这样一个过程,才为我们的审美形成了的一个基础,没有文字,没有图像,书法审美也就无从谈起。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3:17:41

刘正成新著:
《书法艺术概论》下篇
书法审美历程(十章)


第一章 史前传说: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

5、刻划符号与象形文字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而这种龟甲兽骨并主要用于宗仪礼卜筮的文字载体并非是常态的。《尚书-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根据甲骨文“册”与“典”的字形证明,与甲骨文同时代甚至先于这个时代的文字载体应该是木片与竹片,用绳子串联的木片、竹片上的文字才应该是册与典的常态。但由于竹、木片的保存较难,至今未发现殷商时代或更早时代的简牍,所遗存在甲骨、陶器、石壁上的,大多是介于画与字之间的刻画符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刻划符号就是文字的雏形。例如,舞阳贾湖甲骨文“目”字,就是一只眼睛的抽象绘画。李学勤认为,大汶口陶文是“炅山”二字,是“作鸟立于山上之形,其‘山’作五峰”。他还认为:“鸟在山上,可读为‘岛’字。” “目”与“炅山”这两组刻划符号,就是一个非画非书极为抽象极为优美的象形文字的典范。唐兰认为:“文字的发生,总远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文字已经很发展了。” 越来越多文字刻划符号出土的事实,证明他的推想显非虚妄。他还说:“文字本于图画”,“文字是由图画逐渐变成的,愈早的象形和象意字,愈和图画相近”。图画象形和抽象的美学原理,可以说是中国象形字的美学原理,只不过刻划符号象形字则更为抽象并达其极致而已。实际上,人类的一切艺术均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与抽象。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人类最大最普遍的天赋就是模仿。他在《诗学》里说:艺术“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其实,比中国文字略早的苏美尔文字和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也是采用象形抽象的美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只不过说这种创造因拼音发展成字母后戛然而止,作为表意的中国文字则继续前行走向了艺术的辉煌。

李泽厚《美的历程》对仰韶、马家窑陶器纹饰从动物形象的写实(模拟)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表现)的过程,归纳于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英国学者迈克•苏立文(MichaelSullivan, 1916--)教授在他的《中国艺术史》一书中更为贴切地认为:中国史前艺术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宇宙观,充满自然的造型和自然的韵律,可以启发人类本能的美感,让人能直接欣赏其艺术,而并非像印度艺术那样,必须要先了解许多形而上学哲学的内容后才能欣赏它的外型。他说:“中国艺术的特征与美的特点,主要就是由于这种天人合一的表现。可能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某些西方人虽然对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大兴趣,但也会热衷于收藏及欣赏中国文物。是否他们感觉到中国艺术家与手工艺匠在动作中不自觉形成,并且在感觉上是否也能配合大自然的韵律?” 这个观点用来阐释中国史前象形文字与书法艺术逼真于自然的造字原理及其美学特征,应该是很贴切。苏立文的这一论点,包括他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大量彩陶纹饰的研究在内,在众说纷纭的国际学术界,也为驳斥中华文明并非非洲、西亚文明东渐说提供了重要而切实的美学依据。


6、书与契

古之文献称为“书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欣赏这几千年之中遗存的各时期文字刻划符号遗存的时侯,都可以欣赏到文字造形结构的简洁巧妙和刻划线条的优美多变,是可联想到书写的状态的。我们并没发掘出史前时期的文字书写工具,但我们从出土甲骨上看到了毛笔书写而未镌刻的朱色字迹。大量仰韶、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纹饰,也可以感受到毛笔书写线条的优雅姿态和表现力。十多年前山西临汾陶寺出土的朱书“文”字壶,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约为4600年至4000年左右,大体相当于我国古史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它已经证明了用柔软笔毫书写文字的实证。李学勤解析“书契”二字:“书”字从“聿”,像握笔书写;“契”字从“刀”,像执刀契刻。可见古人表现文字的方式是刀、笔并用。他说:

很早就有考古学者指出,毛笔的发明或许早于文字,仰韶等文化彩陶器的纹饰,不少便是用毛笔之类刷形器具绘制的,毫锋宛然。同时,彩陶大都是以朱、黑两色矿物质颜料描画的,所以书写文字必需的笔、墨两者,那时已有雏形具备了。

我们还可以想象,彩陶上颇为精细的纹饰的绘画,训练了人们不断改进毛笔的制作。比如花纹里的粗笔,要求用长大柔软的笔毫,细笔,则需要笔毫尖细刚硬。更重要的是,由纹饰的绘画,古人学会了灵活自如的运笔方法,能驹直接移用于文字符号的书写。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两方很大的石砚,与后世所用砚极似,还有一个研彩墨的石丸,这就是绘制彩陶纹饰所用笔墨的实物证据。中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数以千计姿态各异成熟优美的甲骨文字存在,未来更多的毛笔书写象形文字和符号遗迹和笔墨工具的出土,不但会丰富中国文字成熟的历史,也会让史前书法艺术创造的历史清晰起来。


〖侯勇品读〗

从字形证明“典”、“册”应该早于甲骨文,但是我们没有见到那个时候的实物,引用二重证据法,就不成立。如果按现在的说法,目前我们认为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这个说法是在甲骨文的出现,证明文字已经成熟,在这之前,刻划符号,及图形的产生,推动的文字的发展,这一点,在半坡文化遗址中多有体现。诸如刻在陶器上的符号,笔画虽简单,但是形状规则,已经出现许多基本笔画,另外一个,就是发现了石砚,无疑可以推断出毛笔在那个时候也有雏形了。另外一个,就是象形文字随之产生,这里面,苏立文教授一个中国化的名词“天人合一”说文字及象形的出现,启发了人们本能的审美意识,从而也驳斥了中华文明源于西方的说法。


刘正成回答:
《尚书-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是一重证据;安阳出土"典"字甲骨,这是第二重证据,为何不成立?法官没有看见嫌犯杀人,就不能判嫌犯杀人之罪?你想用我之矛攻我之盾,可我既无矛又无盾,奈何?哈哈!

课件图片中的大汶口陶文、临汾陶寺朱书“文”字壶和邹平丁公陶文图片都是比安阳殷墟甲骨文早的文字。

侯勇:老师一提醒,是这么回事,甲骨与《尚书-多士》即为地下之证据和文字的记载的印证,符合二重证据法,谢谢老师批评。图片添加于后,供网友欣赏。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3:24:11

刘正成新著:
《书法艺术概论》下篇
书法审美历程(十章)


第一章 史前传说: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

注释:
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周易集解》卷十五。
石涛《画语录》资任章第十八总而言之,一画也,无极也,天地之道也。
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
李学勤《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
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荀子卷十五-解蔽篇第二十一》。
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尚书注疏卷十五-周书-多士》。
《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1981年版。
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页。
(英)苏立文《中国艺术史》台湾南天书局1985年译本第二页。
李学勤《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孪生》,载于《中国书法全集1•甲骨文》荣宝斋出版社2009   
年版第57页。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3:26:03

节录刘正成西行访碑记之四
——半坡探源
(2011年10月3日)

文/侯勇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考察半坡文化遗址,是此次西安之行的重要行程之一,其中,两个重点是彩陶和刻划符号,又是半坡文化遗址的考察的重点。半坡探源,亦即到半坡遗址,探文化,文字起源之源,探彩陶毛笔及刻划符号之源。这次行程的一大收获是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石砚。

其中,最吸引我们的地方,便是陶纹,彩陶及刻划符号部分,这也是我们此次半坡文化遗址考察的重点,有席纹和布纹的陶纹,让我们感受到远在新时器石代,已经有了装饰的概念,问题是,他们为什么把席文和布纹作为印在陶器上的纹饰?

作为彩陶的发现,有资料显示,彩陶的发现,把毛笔的产生年代推到了新石器时代,但是,在半坡遗址中并没有发现毛笔,而意外的是,在这次的考察过程中,发现了石砚,这个发现,无疑,可以称之为我们所发现的最早的砚,其形状,造型,竟和当今的砚台大致相同,亦是令人惊奇的事,同时,这个砚台的发现,也再次佐证了,毛笔的使用已经成为彩陶绘制的主要工具,同时,也确认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中,已经有了专业的彩陶绘工。这个在后来考察的半坡窑址再一次被证明。

彩陶的另外一个发现是,在半坡遗址中的彩陶饰文,已经有了规律和标准性的图案的产生。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彩绘,其图案由动植物形,几何图形,人面形三种元素构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通过几何形的演变,形成鱼纹,人成形等简单的元素综合构成,从这个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彩绘艺术已相当成熟,而且成了一门专业的手艺,有专门从事陶器彩绘的工作人员。并且,彩绘的图案已经有规律和标准化,这是否又可以称之为标准化的雏形?

这次行程中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半坡刻划符号。刻划符号发现于直口钵的外口缘部分,多为碎片,完整的器形只有两件作为圆形瓮棺葬葬具的陶钵。这些符号,笔画较简单,形状规则,据统计,共有二十多种。基本笔画有竖、横、斜、竖钩、箭头、T字形、倒钩状、树义状、乙字形、丰字形等。这些符号,有的是在器物烧成前刻好的,有的是在烧成后或使用过一个时期后刻划上去的。

饶宗颐先生曾专门做了半坡文化与西方文字作了许多对比,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在此不再赘言, 郭沫若认为这些刻划符号“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干省吾对某些符号文字还作了解释,如‘工作X,七作十,十作口,二十作Ⅱ,矛作↑,阜作口,……。”这些刻划符号都有一定的含义,在其它一些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有发现,它们的风格与作法也很相似。有人认为这些刻划符号是当时的象形文字,与其后的甲骨文、金文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我们看见到的刻划符号均为碎片,这些符号中,许有许是同一个字形,但是明显感觉不是同一个人所书写,导游介绍说这种符号在考古发现时,一个坑或一个区域为一种相同的符号,这是否可以称之为这个区域的代号?或者如今天的陶工的签名?如果这两个因素成立的话,是否可以说,在当时,这个刻划符号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有了约定俗成的定义?另外,符号一致,笔迹不同,是否可以解释为这个区域的代号,凡是这个区域的人,都通用这个代号,所以,刻划符号者,不一定是同一个人,也由此,可以断定为某一个区域的代号或通用符号?

另外,这些刻划符号不具有象形的意义,这跟后来的象形文字,又具有不同,有些符号有点像西方的数字?是否,这些符号会是最初的记数用的符号标记?但为什么是又不都在一个区域,而是每个区域只有一种相同的符号?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3:26:31

半坡遗址刻划符号

书法在线 发表于 2012-5-4 13:27:02

半坡遗址发现的石砚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连载)〖品读〗[刘正成新著]书法审美历程《书法艺术概论》下篇十章